
近日,接二连三关于医学规培生自杀的事件占据了新闻首页。
《湖南省医院的26岁女规培生于医院卫生间自杀》
《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岁男规培生卫生间割腕自杀》
《22岁实习生房间内烧炭自杀》
更令人争议的是,近日这第二三个新闻里面的规培生,还是在同一家医院。
在小编以前的想法里,规培生应该是一项特别好的制度,国外这一制度也由来已久。
既能够让初出茅庐的医学生,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现实,又能够快速提升医学新生的操作规范。
不管是从哪一个层面来讲,对医学生自己,对医院,乃至对百姓,都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。
可以试想,有医院的不停培养,向世界各地输送高精尖的医学人才,百姓看病成本自然而然会有所降低。
然而不知道从哪个环节开始,规培生制度的执行,似乎有些变味了。
在正式单位里,规培生拿着最低廉的薪资,干得却是最累,且还和专业无关紧要的活当,甚至还有网友表示,有些地方还需要自己掏钱上班。
到底承受了什么样的压力,才让一个个正是如花盛开年纪的医学生,一个个选择用自我了断的方式结束这一痛苦。
学习数十载的高材生,方才入门,就选择自我了断的方式结束,你可以说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,但不可否认,出现一个是偶发,连续出现甚至成片出现,那就跟个人关系不大了。
对此,4月1日,央视也就此现象进行发声。
一句话,规培生不该成为廉价劳动力。
受到众多媒体转载。
在单位工作时,医学生是医生,每每牵扯福利待遇时,又说你还是学生。
最后干了三四年,跳槽面试,一个个连理论都快忘了,实在不理解规培生,培养的到底是什么规范。
网友也对于央视的呼吁做出反应。
有网友认为央视说得还是过于浅尝辄止。
这哪里是廉价劳动力,这明明就是免费劳动力。
规培生敢怒不敢言,规培生父母也只能忍气吞声。
如果没有近来发生的事件,似乎都默认这样一种现象,问题根源又在哪里?
医院有规培生,其他领域职场里有管培生,都是以培养的名义干着实习生的活。
如果真的能学到东西倒也无可厚非,或者能够保证生存那也勉强接受。
但怕就怕干活有份,福利又与你无关的现象,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职场霸凌,借由自己职位权利,去剥削他人的劳动力?
新闻中规培生的去世令人惋惜,毕竟能够十年寒窗苦读,走到这一步,能够成为大家口中的高材生,不管是对社会还是对国家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。
回馈到百姓身上,大家看病的成本也会有所降低。
希望能够看到执行层面的进步。
点赞关注。
文/李不讳(盗文必究)
